首个空芯光纤商用背后的移动科技力量
- 2025-08-06 03:22:04
- 211
7月29日,中国移动在广东成功开通我国首个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这条承载深港两地跨境金融业务的超低时延“信息高铁”成功开通的背后,是中国移动近期在空芯光纤技术领域实现的“两项创新、两项首个”。“两项创新”为气体吸收损耗抑制方案和s+c+l多波段t比特光传输新型系统架构;“两项首个”即首个部署后损耗达到0.085db/km的空芯光纤商用线路,以及首个单波1.2tb/ss+c+l多波段超大容量传输试验网。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表示,“两项创新、两项首个”标志着中国移动和业界合作伙伴在新型全光网领域的重大自主技术突破,为本次空芯光纤商用线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锻造首个部署后损耗达0.085db/km的空芯光纤商用线路
空芯光纤以超低非线性和低于传统实芯光纤30%的超低时延潜力,被视为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中国移动研究院协同业界合作伙伴,瞄准降低基础损耗、扩展超低损谱宽、优化部署工艺等核心难题,聚力突破实芯光纤损耗极限,研发出超低损耗空芯光纤。一是实现光纤本征基础损耗≤0.2db/km的可用频谱宽度超200nm;二是部署后平均光纤损耗仅0.085db/km,最低段落损耗低至0.065db/km;三是创新性提出鞘层增厚与拉丝正反向搓动技术,将偏振模色散压低至0.04ps/km1/2,较此前优化250倍,已满足itu-t实芯单模光纤不高于0.2ps/km1/2的标准要求。
创新气体吸收损耗抑制方案,攻关1.2tb/s多波段高速传输难题
由于空芯光纤内部为0.2个大气压,在生产和部署中进入的外部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对c+l等波段信号存在选择性衰减,是采用空芯光纤进行1.2tb/s多波段长距离传输的巨大挑战。中国移动研究院以巧思驯服气体,提出“正压”和“密封”两种气体吸收抑制创新方案,严控制造与部署环节的气体侵入,成功将二氧化碳吸收附加损耗最大值从0.263db/km显著降低至0.078db/km,实现百公里传输附加损耗锐减95.8%,为s+c+l全波段“光路畅通”扫清障碍。
创新s+c+l多波段t比特光传输新型系统架构,打造首个单波1.2tb/ss+c+l多波段超大容量传输试验网
要让1.2tb/s单波速率在s+c+l全谱上稳定疾驰,需激活所有波段引擎。中国移动研究院创新提出s+c+l多波段t比特光传输新型系统架构,创新无填充波长的多波段稳态波长方案并引入智能上下波管控机制,以及创新大动态范围光监控信道波长灵活无损设置机制。另外,与业界协同,突破s波段核心器件瓶颈,成功研制性能媲美成熟c波段的s波段可调谐窄线宽激光器与硅光调制器,实现s波段1.2tb/s收发模块。基于以上方案,在中国移动协同创新基地开展多次探索性实验验证,最终完成首个1.2tb/ss+c+l多波段137.36km实时传输试验网,单向传输容量达114.9tb/s。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业界合作伙伴持续开展反谐振空芯光纤及t比特系统技术攻关,已取得显著进展。未来,中国移动将持续引领空芯光纤技术演进与标准化进程,着力构建基于空芯光纤的高速全光底座,为蓬勃发展的算力网络打造坚实的新型全光网技术策源高地。
- 上一篇:岁阿姨家中用锤子打蛇被咬伤
- 下一篇:特朗普称支持逮捕加州州长